普安香香品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真實見證
  • 聯絡方式

為何燒香供佛能修得福報來轉業報

老師 普陀居士開示
圖片
佛說一切福報功德,皆從供養、布施當中得來,又說無量無邊的法門,歸納起來就是六度波羅蜜。六度波羅蜜再歸納起來就是布施一度而已,布施如果修得圓滿就成就了。
 
布施修得圓滿必須具足: 持戒、忍辱、精進,才能進入禪定,進入禪定後,般
若智慧自然就現前,這樣布施才算圓滿。
 



什麼是布施?

念念為他人, 不是為己,就是布施。圓滿的布施有: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
 
相信大家都知道三世因果的觀念,也體會了世事無常、生老病死、生生死死、愛離死別的無奈,也都知道這一世過的生活就是前世所造的因,這一世就是在種來世的果。

我們都很清楚因果觀念,知道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,所以佛陀也告訴我們想要得富貴、財富、健康、長壽,用求是求不到的,除非是你命中本來就有的,你才求得到。

如果命中沒有,就算你去偷、去搶還是得不到。不是偷不到、搶不到,就是偷來、搶來也會被抓。所以說如果偷得到、搶得到那是你命中本來就有的,但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,會打折扣,折損福報那真是冤枉。
 
佛陀告訴我們想得財富, 要修財布施;想得聰明、智慧,要修法布施;要健康、長壽,要修無畏布施。

世間人今生得這種果報,大多數是前世修得的,少數人是這一世修得的,這一世如果修得如法,這一生就得果報,不用等來生,這就是果報。
 
從以上的觀念了解,要過幸福美滿的日子,要得富貴、財富、聰明、智慧、健康、長壽,要從因地來改變,而不是用求的。

如果用求的可以求得到,佛陀就不用教我們修行,教我們怎麼求的方法就好了,那因果就不存在了。

因此,我們要破迷開悟,不可迷信,要依止佛陀教導我們正確的方法及觀念來修行,只要修得圓滿,不求自得。
 
我們來人世間,是來受果報的,有業報及福報,在生活中當業報大於福報,家庭、健康、事業、修行可能就會產生很多的障礙,使你在修行當中退步或失去信心,甚至還造口業、毀謗,讓你繼續在六道輪迴,因為真正的大福報是能脫離六道輪迴,了生脫死,而不是人天的福報。

也可以說業報及冤親債主,其實是我們的善知識,因為他們障礙我們,才會讓我們清醒,知道這世間是苦的,才會去尋求解脫的方法,才有這因緣了解佛法,修學佛法,從修學當中才會得到智慧,了解原來六道、十法界也是我們意識心所變化的,我們是來受果報的。

因此,我們應該要更進一步的來探討,學習要如何才能脫離六道、十法界,找回本來的我,也就是明心見性。明心見性之後,我們會真心的感恩我們所有的冤親債主,我們成就後,一定要用報恩的心來度他們。
 
相對的,如果這一世人天福報很大,要來修行那太難了,除非是很有智慧的人,而且過去世已經累積深厚的福報,他看到別人的苦,而有所體悟,藉別人的苦來修行,阿彌陀佛、釋迦牟尼佛都是如此。但是,如果過去世沒有累積善根福德因緣,這一世就算再苦,也沒有因緣接觸佛法及正法。
 


以世間法來說,什麼樣的生活才算幸福圓滿?

無非就是五福臨門了,五福是哪五福呢?

第一福是長壽,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。
第二福是富貴,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。
第三福是康寧,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。
第四福是好德,好德是時常行善而且廣積陰德。
第五福是善終,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往生的日期,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,身體沒有病痛,心裡沒有掛礙和煩慮,安祥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。
 
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。一分開可說不妙了。比方說,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,有的人長命百歲而貧賤度日,有的人富貴而短命,有的人富貴而健康情況不佳,有的為貧賤而煩惱,有的人身雖富貴但十分操心,有的人滿足於清貧悠閒的生活,有的人貧賤而善終,有的人富貴長命而最後卻遭遇橫禍不得好死……這些人生境遇多的不勝枚舉。
 
單就五福的變化來說,只有「五福全部臨門」這一種情況是十全十美的,其他各種情況都是「美中不足」有缺陷的福。

五福當中,最重要的是第四福「好德」。因為德是福德的原因和根本,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。只求福而不修德,豈非捨本逐末?

人世間的福報可以享用,但千萬不可以執著,否則就無法出離六道,況且我們學佛及修學淨土的學人,真正的善終是求生彌陀淨土成就佛道,這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,也才是真正的大福報。
 


修供養布施 累積福報功德

既然都知道要成就佛道,一定要到極樂世界,是最有保障,也最簡單、穩當、快速,當然我們要修學淨土法門,一定要了解求生彌陀淨土的方法。

要念佛得清淨心,往生淨土也不是那麼容易,尤其是業障現前時,會產生種種的障礙,所以我們要來修供養布施,累積福報功德。因為有福報才能抵擋業報,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,在家庭社會與人相處、健康、事業、財富方面也會比較順利,也不會障礙我們修行,而且在人世間,萬般都帶不去,唯有業報隨身。

所以累積功德福報資糧是有必要也最實用。
 
何況修布施本來就是學佛之人必然的行為,要來學佛當然要以佛菩薩的行為作為標準,當作我們學佛的目標及規範,更何況學佛一直到成就佛道,其實都是在修布施而已。

所以從供養布施、累積福報功德、念佛,才能與佛相應,得佛力加持,比較容易得清淨心,否則喊破喉嚨也枉然,要知道這個原理原則,這就是修行成敗的關鍵。

修布施念念為眾生,為了要利益眾生,所以要先往生極樂世界成就佛道,那才是真正的菩提心,更能得佛力加持。
 


修布施為何又特別提倡要用普安香

因為修學要成就,除了要得清淨心,平等心也是關鍵。修布施要先從家庭開始,再發展到對人、社會、國家、世界、六道、十法界的布施,如果用慈悲喜捨、無所求的心,可學習無相圓滿的布施。由此更可以快速的累積福報功德,否則,你要從哪裡去修供養布施,快速累積福報功德。
 
累積這些福報都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修行的過程,減少很多的障礙,得到很大的助緣,聚集無量的福德資糧,往生彌陀淨土,可說是利人利己。

所以說布施看表面是在利他,其實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。
 
因為我們今天之所以還在六道輪迴,就是因為我執、貪瞋痴未斷,所以無法脫離六道輪迴,布施是在修「捨」,念念為眾生,如理如法的修持,慢慢的才能將我執及累積這些福報都能在我們日常生活修行的過程,減少很多的障礙,得到很大的助緣,聚集無量的福德資糧,往生彌陀淨土,可說是利人利己。所以說布施看表面是在利他,其實利他才是真正的利己。
 
因為我們今天之所以還在六道輪迴,就是因為我執、貪瞋痴未斷,所以無法脫離六道輪迴,布施是在修「捨」,念念為眾生,如理如法的修持,慢慢的才能將我執及得感應那本來就有的,因為我們起現行的業,普遍都在鬼道,一方面如法製作的香,對鬼道是最直接,也最受用,只要你的心夠真誠,普遍都能圓滿的化解。
 
而且燒香供佛迴向如法修持,也可修圓滿的布施,因為香是用錢買的,是修財布施,可得財富。

眾生沒有食物,會產生恐懼、不安,讓眾生吃飽、心安定、生智慧,也能維持生命,是修無畏布施,可得健康、長壽及氣力。

香裡面有法的加持,供養佛菩薩,請佛菩薩加持度眾生,是法布施,可得聰明、智慧。

所以,如法修持是在修圓滿的布施,希望有緣的眾生能獲得滿足自在,得到法的加持,能增長智慧,啟發佛性,念佛,仗佛力加持往生彌陀淨土,福報功德更不可思議。如你用慈悲喜捨的心、無所求的心,一心一意,只希望眾生能受益得度,那就是在學習修無相布施。
 
無相布施是初住菩薩到成佛必修的課程,我們現在如法修持,等於已經在學習成佛之道,諸位同修大德應依法修持,並廣為大眾宣說,可說是利人利己,可聚集無量福德、現世福報智慧增長、事事如意、得正知見、離苦得樂、同生彌陀淨土,功德無量。

 
<回前頁
電子書PDF免費下載

線上訂購

網路商店

Line@

​@coo3214q

Email

pknxiang@gmail.com
  • 首頁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真實見證
  • 聯絡方式